close


       有一種密室,是不只燒腦還燒脂肪的。

  有一種密室,不準戴項鍊戴手錶,脫了外套脫了鞋,最後還要脫襪子光腳。

  有一種密室是,讓人不是擔憂下一道題目太難,而是害怕下一個場景過場太麻煩的。

     有一種密室是,單打獨鬥真的不行,燒腦靠朋友過關也要靠朋友的。

  那個密室就是玩笑實驗室的《掘》

  --

  通常聽到密室有主線和隱藏支線都很令人興奮,但事實證明,大夥兒能順利在80分鐘內逃出密室就已經謝天謝地了。

  謎題就跟別的密室一樣需要在環境內找尋線索,不同的是《掘》的活動空間有點大,不只要直來直往還要直上直下。

     《掘》除了像很多後起密室講究非鎖頭路線的機關設計,非計算而比較偏向創意式、直觀式的題型外,希望運用玩家的記憶力又是另一大特色。

  結果我一路上都在默默背誦,還在最後關卡發現考了一題我沒背到的,簡直就像是老師出了脫離範圍的題目一樣感到崩潰潰。

     好在總是會有神隊友幫忙記得。

  --

  這場遊戲最大的特色應該是,玩一次《掘》就像體驗了一場密室障礙賽。

  像彈塗魚一般爬也爬了,

  像藤蔓似地攀也攀了,

  學山羊過獨木橋走也走了,

  該上的上了該下的也都下了,

  甚至在流沙中跳海的、淪陷的、一頭霧水的和踐踏隊友的---

  都是為了完成最後一哩路。

    終於在僅剩30秒的時候順利開啟了密室門。

  劉益成得意表示,這樣我們就知道當兵有多累,以前他們都是在做這些(無腦但燒脂)事情。

  --

  那個流沙區雖然不是真的流沙,但實在太流沙了令人心理陰影面積好大。

      逃出密室後大家還對那段噩夢津津樂道。哈比大人陷在裡面只剩一顆頭,我還把她像拔蘿蔔一樣拔上來;鵬英大人以女俠之姿用她的雙手攀在繩上,整個可以跟猛男們一較高下;小熊說好像腳底有踩到一件被子。

 「我也有踩到被子。真的有」毛豆連忙附和。

 「那你們有踩到人的手嗎?」

  我說,會不會有一組12個人來,最後只出去了11個人。

 「那我們會不會10個人來,結果大合照有11個人?」哈比大人愉快的說。

  嘖,好在玩的不是鬼屋。

#玩笑實驗室
#密室體能訓練
#從此以後看到く彳都有陰影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粘·米占 的頭像
    粘·米占

    行行走走小筆記

    粘·米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