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        襖熱的天氣下,隧道內沁涼如水。

  我們隔天再探訪苗栗崎頂的子母隧道,一開始走上亂七八糟的叉路,走了三分鐘感覺人煙漸希,慌忙查看股狗地圖回歸正途。

  原來沿著停車區階梯走下,觀景平台旁的木棧道可以一路接到子母隧道去。

  中午時分在赤炎炎的日頭下,子母隧道有林蔭又有隧道顯得太過美好,於是一路上遊人如織。隧道的下半部都是石灰色的磚,上半部則是紅磚糊上水泥。時光流逝,歲月沖淡了歷史也斑駁了磚牆,彈痕猶在,而戰爭的肅殺至今化成了渺渺幾個文字。

  甚至做了動新聞還令人看了有些好笑。

  本來苦於人來人往拍不到好照,在出隧道前突然覺得此處若來個剪影極美。

  有時離的太近,反而成了看不清的現實。
  背景卻歷歷在目顯得如此清晰。

  - -
  那天我們下午時分看著晒死人不償命的陽光,為了避免晒死半路上,決定先放棄南寮豆腐岩,直奔紅毛港紅樹林。

  從大橋上向下望,裸露的泥土坑坑洞洞沿著河岸延伸過去,泥上多的是橫行遊走的角蟹與招潮蟹,兩手撥動匍匐前進著的則是彈塗魚;再往外一點便是紅樹林,和胡亂插了一地長長的水筆仔。

  襖熱的午後果然大家都躲到陰涼之處,紅樹林間的棧道兩側枝葉茂密交雜,在頂部形成一道斗篷,彷彿是台南的綠色隧道再現。

       水筆仔從小小的芽到稍微長一點的都有,彷彿翠綠的筆管從葉間冒出,看起來十分可愛。


  一路上,多的是手裡提著水桶,拿著自製釣竿的一家人,父母喜孜孜的教小孩怎麼釣角蟹。繩子下去垂在角蟹跟前,牠便伸螯夾住,於是進了別人的水桶,有的孩子有樣學樣,有的則是看著懸掛在繩上的螃蟹退後三步大叫怕怕。

  重點是,其實是不可以釣螃蟹的,如同不能攀折花木一樣。我們一頭霧水的看著沿途一堆人釣蟹,一路上都在喃喃說,這樣真的可以嗎。

  結果根本就有看板寫著不可以。

  想當然爾,紅樹林最美麗的那段綠色隧道擠滿了人根本無法拍照,只好拍了一張木棧道留念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粘·米占 的頭像
    粘·米占

    行行走走小筆記

    粘·米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